北京中医药大学李良松教授指出:佛医养生产业将是万亿大蛋糕
著名佛医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李良松教授在近日佛医大会上做了题为“佛学与中医养生产业战略”的主题报告,认为佛医养生产业在5-10年以内的总产值应该在1万亿元以上,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并向与会者分享了其关于佛医与养生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精彩纷呈。现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什么是养生?李良松教授认为:“养生可以概括为‘质量、长度、境界、情怀’八个字 。如果我们活到100岁岁,有50年在床上渡过,这不是养生;如果我们体质非常好,英年早逝,这也不是养生;如果我们很长寿,身体也不错,活到99岁,骂儿子,打孙子,这个也不是养生。养生要有一种照顾天下苍生的情怀,这个非常的重要。因为前不久有一个人给我打电话,他说李教授我要拜访你,我一个师傅活到800岁,我说你活到108岁,你到北京来,我请他吃饭,活到800岁,我肯定不会介意。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情怀。”
佛医养生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李良松教授说:“讲到养生,首先要想到儒士道,儒家有三句话,儒家让我们拿得起,道家让我们放得下,佛家让我们想的开。儒家的养生是从精神的层面来说的,我们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是儒家养生一个最早的境界。孟子说了,要养浩然之争气。道家养生就一句话顺其自然,老子、庄子提倡恬淡无为,老子《道德经》里面说的,“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一句话顺其自然。佛家养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从灵魂的层面,从灵性的层面,状态是万法皆空,我们要戒三毒、修正道、悟菩提,证涅槃。养心是佛医养生一个高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什么是养心呢?养心就是在我们有病无病的时候做到心性与灵性的修为与调整,让疾病不会发生,或者将生病的风险降到最低的层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养心。”
什么是佛医养生?李良松教授认为:“佛医养生是指以佛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知道身、心、灵的健康,让生命的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让生命的本质得到根本的改变,让生命的潜能得到高度的发挥,最终获得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智慧。具体来说就是要发四无量心,摒弃贪、瞋、痴三毒,修戒、定、慧三学,名四谛之理,知五蕴之法,立菩提之心,修八正真之道,证般若之觉悟。佛教有三个词汇,一个叫智慧,一个叫般若,一个叫菩提,三个词汇基本意思是相近的。正因为我们讲的是般若,讲我们的菩提,比正常的智慧还要高的智慧,所以不能用文字来表述,就用音译,叫菩提、般若。佛医养生是一个金字塔,塔尖是超越生死,这样一个大智慧,是佛医养生的最高境界,渐渐是身、心、灵的健康,佛医非常强调人的灵性的健康,灵就是灵性、灵魂的健康。”
佛医养生的前景十分广阔,大有可为。李良松教授说:“我们今天开的会是中医养生产业的大会,所以我们想搞养生产业大家都很有智慧,养生能做的事,能想到的可能好多企业家都想到了,唯独佛医很多人没想到。学佛的人不懂医,学医的人不懂佛。能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链。为什么说佛医养生前景广阔呢?一个在思想上为我们提供了防病治病的新理念,在理论上为我们展现了全新的医药学体系,在临床上为我们提供了治疗疾病的新手段,在精神上为无数患者提供了好多生的希望,在社会上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就医选择。为什么说大有可为呢?佛医产业链是非常广阔的,像佛医的养生培训,到处搞高端的长修,高端的养生。现在好多寺庙也办,社会也办,这些养生办,所以佛医的培训是一个很大的产业链。佛医的养生方法,禅定、瑜伽,修行、密法。佛医的养生用品,包括我们的茶、香、佩戴、装饰、用具。佛医的养生食品,素食、饮品、蔬菜、药食等等。还有佛医养生的文献出版,图书、音像、网络。现在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很多,来找我们要合作的人也很多,因为大家也看重了这块发展的巨大潜力。在国际上重视禅修的人越来越多,跟我们有更加广阔的国际合作的空间。”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李良松教授向邱天道研究员颁发聘书
李良松,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研究所所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李良松,男,1963年4月生,福建省松溪县人。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台湾)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博士后。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教授)。先后就学、毕业于福建省建阳卫生学校、成都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行政学院、北京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中医文献专业研究员,专业特长:擅长中医文化、佛教医药、药用植物以及医史文献和甲骨医学的研究。师从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陈可冀教授和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首位中医教授及首位中医博士、台湾中医师公会全台联合总会名誉理事长。
2000年12月经中国中医科学院高评委评审通过,获中医文献研究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系中国共青团全国十三大代表、中共福建省第六次党代会代表、福建省第八届青年联合会常委及医药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首届全国青年中医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海峡医药文化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历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福建省优秀中医药科技图书成果一等奖、福建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首届福建青年科技奖,先后3次获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入选《中国改革功勋》、《八闽英模》、《500位有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美国)。福建省委组织部为其拍摄了一集优秀共产党员电教片《寸草报春晖--拓荒曲》。基于李良松教授对佛教医药体系的创立和和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国际上著名的干细胞研究专家、(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妈祖医院院长林欣荣教授亲手授予“圣手佛心”之牌匾。
《中国佛药集成》、《佛教医籍总目提要》《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甲骨文化与中医学》、《中医文化探津》、《文明与健康的圣火--奥运健康纵横谈》、《香药本草》、《唐诗情怀》、《圣经与养生》、《陈立夫与中医药学》、《我怎样活到一百岁》、《台湾针灸英杰》、《佛教医药108问》、《中华医药文化论丛》、《处世心语》等专著20部,主编出版《中国佛教医药丛书》,正在主持编写《世界佛教医药大典》,发表《甲骨病案探释》、《论甲骨文中的世界医学之最》、《商周青铜器上的医学铭文探析》、《古兰经中的医药文化研究》、《佛教与基督教医学史观的比较研究》等论文61篇。先后主持"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和古陶文中的医药学史料研究"、"廿六史中的传染病发病规律研究"等省以上的科研课题7项。2011年3月,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联袂主编出版了101部、7000多万字的佛医文献巨著《中国佛教医药全书》,并担任中国少林佛医高峰学术论坛专家委员会主任。
- 相关评论